Please, speaking slowly!
我想住台灣的每個人談到學外文,指的都是學英文的痛苦吧?說實在的,學外文或是學其他事務,我比較不會有所謂痛苦的情緒,只要有人可以請教,我會持續往上學,如果碰到不會的也沒人可以問的話,只好暫時擱著,當然曾經因為一個題目卡住而失眠,但那是微積分!
而我的經驗是上國中之前,和同學到補習班試聽英文課程,課程和老師好不好我不清楚,當我看到補習班又髒又臭的廁所,我就直接回家了!仗著以前讀書的功力,將國中的課程當成國小,告訴媽媽你兒子不用補習了!
等到開學和英文課交手,才後悔沒有去補習,因為發現有去補習同學的基礎,比我好太多了,英文課本的前面3課,他們早就會了。而我還在將字母「W」用國語注音成「達母扭」,也搞不懂「BOOK」為什麼要另外讀成「不可」,不讀成「BOOK」,我知道事情大條了!
幸好我們一年級的英文女老師,非常和藹可親、善良、勤奮兼不打人,她都自己刻鋼板,自費印補充資料給學生,念英文的聲音很甜美動人,讓我想放棄英文都不好意思,只能硬著頭皮死記活記的撐下去!
等到國二的英文老師,變成一位只談網球的男老師,我終於俯仰無愧於天地,光明正大的放棄英文!不唬爛你!我國中休學兩次,總共讀了5年,直到畢業,我一直不知道英文有個孿生兄弟叫:英標!
國中念的一塌糊塗,畢業後就去當遠洋漁船的船員,哈!人生就是這樣,我必須在國外的基地生活兩年,不講英文就跟殘障一樣,於是我請教別人,用了兩句英文開始走江湖,第一句是:「What is it?」和「Please, speaking slowly!」接著開始沿生出「How much?」和「I am Taiwanese!」「How old are you?」 「What is your name?」 陸續出籠,我學的都是問句,因為不能讓對方先問,至於對方的回答,只要超出 「Yes.」或「No.」的範圍,下一句一定是:「Please, speaking slowly!」,摸良心講,我如果聽得懂就跟你姓!
回國之後,自然而然,就想把過去不懂的東西搞清楚,從英文到數學,於是買書和錄音帶,在家自己摸索,後來回到正規學校系統,一路讀到國立大學畢業為止。至今,對學英文的樂趣還是有增無減,有空也想去參加檢定考試,純屬娛樂,無關就業!
現在還是保持讀英文的習慣,怕太久沒有接觸全部忘光光,畢竟相較其他科目,它算是比較容易碰到,像最近重新看「Sex and the city!」,就會注意聽她們的對白,這樣在生活化中學語言比較輕鬆些!
上面這張照片,是同一本書,一本是英文版的微積分,一本是中文版的微積分,其實英文和數學這兩科我都很爛,因為爛,所以讀的時間最長,可是得到的成績最糟,可見付出和收獲不見得會成正比,糟雖糟,我會兩本一起讀,有時候中文看不懂,看英文版才知道是翻譯的太玄了,或說譯的太專業了,這樣兩科混著學,好不好不知道,個人覺得起碼可以唬唬人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