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白活?天?」
這種人如果年紀已經50歲以上,算是情有可原,因為老人家的處事彈性已經疲乏,未來也缺乏可能性,要要求他們保持開放的心胸,接受稀奇古怪,或是和過去生活經驗截然不同的事物,真是在自找苦吃,找他們麻煩!
今天,我要提的是常在年輕人身上看到這個習性,從10歲開始到40歲之間都有,很不好的習慣!但是看起來是改不了了!(以下的敘述,我不評論好壞,但是建議您,看完狀況描述以後,將他往後推10年,預測他們會有什麼未來,全部看完,檢視自己,10年後…會有什麼未來?)
第一個孩子:女生、12歲,已經進入青春期,自律性和資質都很好,當她的父母不用操心,才12歲就開始和大人吃一樣多的飯、看一樣的電視節目、看一樣的書,以學校成績來比喻,她現在在班上大約前10名,只要稍微輕鬆用功,可以進入前3名,但是她就是覺得這樣就好,因為可以按部就班,不會很混,不會太累,剛剛好,可以悠哉遊哉的過日子!
第二個孩子:男生、13歲,將進入青春期,一年難得看他幾次,無論在家或回老家,都是在打電動、看電視,永遠被螢幕鎖定的人!
第三個孩子:男生、18歲,長得一付老起來放的臉,像個傻高個,已經過了青春胡搞期,人生目標很明確:就是想賺錢。工作不穩定,但是,都能很快找到新工作,講話行為舉止雖然還像小孩,感覺到越來越有擔當,好像可以將事情交給他了。
第四個孩子:男生、18歲,正進入青春胡搞期,人生目標反反覆覆,現在我們都等他有確定要做什麼,再幫他或給他意見。比較讓人放心的是:當他真的要幹嘛時,會說出來,問我們意見,不過無論意見是好是壞,最後,他什麼都沒做!
第五個孩子:女生、19歲,在家族裡算被認定比較懂事的人,偏偏青春期闖過一些禍,但是都由自己默默的扛起一切,是個會自己往前走的孩子,只是看不到她有什麼遠大的目標,不過,要就業要嫁人,應該不需要父母擔心了。
第六個孩子:男生、25歲,從小對外展現的個性就保守內向,但是在家的言談,可是黃腔不斷,活潑的很,要說他在外很假,還是說他活得很衝突呢?他就是標準二分法的人,跟他討論新事物、新觀念很累,基本上,他的年紀雖輕,卻非常固執,很難接受他的-對面世界或說是反向世界。
只要要讓他站在人前,凸顯自己,就像要要他的命一樣,他認為檯面上成功的人,都有其特殊的遭遇或背景,永遠不相信他也可以,進而認為他身邊的人也不行,不該如此,任何不同一般的事情在他眼裡,就是打ㄨ,從不認為自己能成功、能飛黃騰達,也認為旁邊的人也不行,否定自己和別人,凡事都看事情的困難、缺點和麻煩,然後被這些根本尚未發生的困難、缺點和麻煩擊退,甚麼事都不做、不改變,他的人生觸角只到隔壁,因為避免不了,只好和隔壁互動!
我發現好多人都用這種態度,整自己的未來!這樣的人如果組織家庭,對他的老婆、小孩的態度,應該會採用鎖國政策,家裡就是城堡,沒有事統統都留在家,不要出門,看著他,對著熟悉的人耍寶!
第七個孩子:男生,從小對外展現的個性就很外放,用小時候的標準來看他,還算不錯,但是現在已經28歲,思想和知識都停留在原地,很想展現甚麼,但是不肯認真學習一項興趣或技藝,所以都是半調子的表演,很快被了解的人識破,只好開始避開我們,不停向外尋找新的表演舞台,偏偏他的運氣很好,總會碰到比他強、比他能幹的人幫他、照顧他,最好到死都這樣,不然當有一天責任落在他肩膀,拿不出實力來擔負,那些幫他、照顧他的人,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!
他最糟糕的是:當遇到新的事物,需要花時間和腦袋來學習,他就退縮,不然就用理由推託或否定這件新的事物,所以說,他用過去學到的一切智慧(希望有),面對他的未來!快30歲了…
西方有句諺語定義:「白活一天」,它說:「當你今天晚上要睡覺的時候,你懂得的東西和今天早上醒來的時候一樣多時,表示你今天白活了一天!」
如果不常接受(試著接受或想像接受都可以)新的、不同的知識,衝擊自己,腦袋就像一潭死水,很快和下一代的人有溝通代溝,當你處事缺乏彈性,表示未來沒有可能性,要求自己20歲有20歲的做事和反應,30歲要有30歲不一樣的做事和反應,隨著年紀增長,處事可以圓融,不是在原地打轉。
想知道,人為甚麼會老嗎?
留言列表